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教学工作>> 翻转课堂>> 正文内容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构建“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4日 点击数: 字体:

(课题号:2015YQJK177

一、课题实施的目的及价值

(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

国内外教育机构在对翻转课堂的历史起源、演变历程、现状介绍和翻转课堂的模式探索、课堂实际应用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构建出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型,分析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为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也为开展更深广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新建高级中学,校园面积比较大,校舍比较新。但是作为市直属中学,又是一所薄弱学校,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教师编制不足,若干年内需要三分之一的支教教师;教学设备设施不足等。要实现“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优质发展”,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实现发展目标的。努力实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各学科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用人性化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能较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改变我校现状。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抬头看路

目前,国内中小学已经有了不少“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翻转课堂的实施和应用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历史起源、演变历程、现状介绍和翻转课堂的模式探索、课堂实际应用上。如重庆聚奎中学的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模式,课前四步骤是:①教师集体备课,制作导学案。②由学科组教师代表录制微课,上传到云平台。③学生们在独立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观看教学视频和导学案;看完之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做预习检测题,学习平台立即对答题情况进行评判反馈。④教师通过软件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课中五环节是:①学生在课堂独立做作业。②对于难题则通过小组、师生之间讨论协作予以解决。③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以必要的个别指导。④学生完成网络平台上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⑤通过观看答案详解或教师的习题评析视频,自主纠错、巩固所学知识、反思总结。

又如山东潍坊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 ,两段是指两种课型:即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四步是指备课四步流程:①课时规划,②微课设计,③两案编制,④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每一种课型的基本流程。自学质疑课包括五个环节: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训练展示课包括五个环节: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二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即十环节

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我们需要认真的学习和借鉴,让我们在研究中清楚我们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觉得,目前,翻转课堂研究的针对性较弱,多数是从教学过程、教学要素考虑,或是单一阐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化,缺乏全面审视的独立思考和对翻转课堂内师生发展的科学调整和规划等。

2、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研究。

倡导“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认为教学设计研究是翻转课堂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深入的时代,可以着眼于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设计出翻转课堂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组合和流程给出实施的关键点,以支撑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

3、翻转课堂的相关技术研究。

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拥有平板电脑、MP4等辅助学习的工具,中小学成为翻转课堂的潜在适用对象,而云计算机技术、电子书包等竞相成为翻转课堂研究者的诉求目标。

4、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研究。

认为翻转课堂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似是教学实践效果没能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建议要真正实现翻转课堂,需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精制课程教学视频,重建课堂对话。

(三)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在薄弱学校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在无高科技作保障的前提下借助教材、教辅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从而提高基础薄弱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并形成基于薄弱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理论。

2、应用价值

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两段七步”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常规教学工作开展综合性、整体性的改革研究,探索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有学校特色的、师生喜欢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培育新型教学文化形态。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增加课堂互动,促进师生间的深度交流,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构建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学业质量目标、评价与监管体系。可以衔接中小学课改,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形成地区优势,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课题的内涵和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的含义。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可分成6个不同的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每个教师在教学时,都要通过这一教学理论来设计教和学的活动。从能力层次看,由识记创造,学习的难度是越来越高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是会越来越多的。传统课堂,通常是会把识记理解应用三个难度相对小的环节,放在课堂中进行,而把分析评价创造三个难度比较大的环节,放在课外(学生家中)让学生自己学习、解决,即容易的由教师在课内教,而难的却让学生在课外自学,这样其实是很不合理科学的。“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它是将课内和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应用三个难度比较小的环节放在课外,让学生通过教师编写的“学习任务清单”或者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把分析评价创造这三个难度大的环节,放在课内进行,教师给予了学生比较多的帮助,让学生解决更多的学习困难。

 2、“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含义。是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借助教师编写的“学习任务清单”或者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促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教学操作模式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探索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与流程。2、建构“微课程”开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走班式、一班两牌)与教学管理方法。4、构建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学业质量目标、评价与监管体系。5、规范建设学科教研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式。6、建立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制度。

我校实施的教学操作模式:翻转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法。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第一段:课外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与建构

1、有学习目标和要求

1)目标。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达到

2)要求。学习任务单要求合适、可行、可做到

2、三个步骤

1)自学。研读教材(教科书、微课等),理解教材

2)自测。完成学习任务单(课本习题、学习案)

3)存疑。记录疑惑和问题或者准备分享的课外学习成果

第二段:课堂学习——师生协作学习

1、要求

1)师教生,生教生、生促师

 2)适宜的学习难度、知识深度和广度

2、四个步骤

1)评判。检测和评价课外学习结果

2)分享。释疑,分享学习经验、成果

3)梳理。整理已学内容,形成自我知识系统

4)新任务。布置下一课的学习的任务单和要求

上述的翻转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法,是一个基本的名称或者说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操作要求。由于各个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有不同,从实际出发, 各个学科和教师可以对“两段七步”教学法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但是要有自圆其说的理由。对这次课改的正确态度是“不可以不改,可以慢点改”。

(三)重点、难点

1、各班、各学科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和监督,薄弱基础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基于微课或纯文本“翻转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微视频的录制和学生学习任务单的拟制。

3、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根据提出的课题以及研究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并整理相关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再根据这些理论来指导、检验、修正“翻转课堂”模式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学科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开展研究,是一种融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科研方法。行动研究主要由“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其中,“计划”是要把提问的中心转移到鼓励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寻找答案上来;“行动”包括验证设计划的可行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在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中的搜集资料和监察工作;“反思”是对行动效果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既是前一问题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研究的中介。

3、案例研究法。

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学习阶段20153月至20158月)

全校范围内初步完成翻转课堂理念培训,确定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和研究对象,制定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方案,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59月至20167月)

修订计划,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各级理论、技能实践培训,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提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修改建议,组织调查活动,收集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开展观摩课、研讨课及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68月至20177月)

组织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规范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流程,全校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选“翻转课堂”优质课、优秀微课、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学论文,组织展评和表彰活动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论文、案例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推广教学成果。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及课题预期成果

  全校三个年级、所有高考文化考试科目及其全部教师都是课题组研究成员。具体事项和任务分工如下。

(一)研究任务分工

1、研究课题方案素材资料的收集及调查分析、总结。

(1)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负责人:梁哲、林向翀,协助人员:黄春晖、姚洪霞

(2)调研报告、总结负责人:林向翀,协助人员:黄春晖、姚洪霞

2、“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负责人:黄春晖、姚洪霞,协助人员: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

3、课题成果鉴定、总结负责人:梁哲,协助人员:林向翀

4、撰写课题开题、结题报告负责人:梁哲,协助人员:林向翀、黄春晖

(二)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各个年级的学科备课组,每一课编写一个“学校任务清单”(导学案)

2、学科课题研究论文,每个教研组至少1篇,全校9——18篇;

3学科教学精品课例,每个教研组35个;精品微课每个教研组至少6个。

4课题研究报告1篇;

五、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备注

20153

7

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完成翻转课堂理念培训,通过自愿报名和学校遴选的方式确定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高一、高二各两个班为实验班,开展教学实践探索活动;拟定学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方案。

黄春晖

协助人员:班主任、教研组长

20158

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课题开题。

林向翀

 

20159

小结第一阶段实践探索情况;各年级组、班级按要求确定学习小组组建、和小组评价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各级理论、技能实践培训,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进一步熟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黄春晖

姚洪霞

协助人员:班主任、教研组长

201510

12

在高一、高二年级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观摩、研讨课活动,提出修改建议;组织开展研究调查活动,了解师生教学态度,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黄春晖

姚洪霞

协助人员:各教研组长、班主任

20161

学期教学教研总结;组织第二阶段教师业务培训,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继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林向翀

黄春晖

 

20162

7

开展观摩课、研讨课及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组织开展阶段性研究总结活动,补充研究数据,作一阶段研究计划。

黄春晖

姚洪霞

协助人员:各教研组长

20168

各教研组组织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规范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流程。

教研组长

 

20169

20172

在全校各年级大力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选“翻转课堂”优质课、优秀微课、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学论文,组织展评和表彰活动。

林向翀

协助人员:黄春晖、姚洪霞及各教研组长

20173

7

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论文、案例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推广教学成果。

林向翀

黄春晖

参与人员:相关学科教师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