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体卫艺工作>> 卫生健康>> 正文内容

关于预防基孔肯雅热病毒的告家长书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点击数: 字体:

尊敬的家长朋友:

我省佛山市出现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等蚊媒传染病风险显著上升,中山、广州、佛山、潮州、江门等地陆续发生登革热本地疫情。为保障孩子及家庭健康,现将病毒特征、预防措施及就医指南告知如下,请共同做好防护。

 

一、基孔肯雅热病毒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目前已扩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我国云南、广东等地曾报告输入性病例。

 

典型症状:

1.发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2-7天,部分患者出现“双峰热”(退烧后再次发热)。

2.关节剧痛:手腕、脚踝、指关节等小关节游走性疼痛,晨间加剧,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严重者因剧痛弯腰屈背,故名“基孔肯雅”(坦桑尼亚语意为“屈曲如被折断”)。

3.皮疹: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或紫癜,伴瘙痒,3-5天消退。

4.其他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等,少数患者可能引发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5.高危人群:新生儿、65岁以上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易出现重症,需重点关注。

 

 

 

二、如何科学预防基孔肯雅热?

(一)清除蚊虫孳生地

蚊虫繁殖依赖积水,家庭需定期排查并清理以下区域:

室内:弃养水生植物(或改用沙土栽培),每周清洗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闲置容器(如空罐、废旧轮胎)倒扣存放,储水容器加盖密封。

室外:清理天台、花园、排水沟积水,疏通下水道;填平洼地,避免雨水积存;雨后及时检查排水管道,防止堵塞形成积水。

 

 

(二)物理防护阻断叮咬

居家防护:安装纱门纱窗,夜间使用蚊帐;空调、电风扇保持运转,降低室内蚊虫活动能力。

外出防护:避免在晨昏(伊蚊活跃时段)前往草丛、树荫处;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剂。

 

 

(三)化学灭蚊辅助控制

选用合规的蚊香、电蚊片或杀虫气雾剂,施药后关闭门窗30分钟,通风20分钟后再进入;社区定期组织成蚊消杀,重点覆盖学校、公园等公共区域。

 

 

 

三、出现症状如何应对?

1.及时就医:若孩子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症状,尤其近期有东南亚、非洲等疫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2.防蚊隔离:患者发热期需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

3.传播病毒;家庭成员应同步采取防蚊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4.配合报告:如确诊基孔肯雅热,请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助追踪密切接触者及蚊媒监测。

 

 

 

四、特别提醒

 

无特效药与疫苗: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如退热、止痛),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警惕误诊:基孔肯雅热症状与登革热相似,但关节痛更剧烈且持久,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或病毒分离确诊。

系统并发症—影响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或系统。

 

 

家长朋友们,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无积水则无蚊虫,无蚊虫则无传播”。让我们携手行动,从清理一处积水、关好一扇纱窗做起,为孩子筑起健康屏障!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2025年7月24日

 

 

 

基孔肯雅热防控口诀

 

“花斑蚊”叮咬要警惕,高热关节痛莫大意;

翻盆倒罐清积水,纱窗蚊帐护周全;

驱蚊剂随身常备,疫区旅行报信息;

早诊早治早隔离,健康暑假共守护!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