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教学工作>> 教学动态>> 正文内容

科技劳动结硕果 信息素养共提升——2022年湛江市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训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6日 点击数: 字体:

阳春三月气象新,最是一年好光景。为提高我市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科技与劳动相结合,培养一批能够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骨干教师,湛江市教育局于34日下午在我校举办湛江市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训。培训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出席活动的领导及专家

培训伊始,首先是由市教育局装备中心邓华钦副主任全面介绍近两年我市参加实践活动的详细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并对实践活动中的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类、科创实践类等三大项目的规则进行详细解读,要求教师们吃透标准,领会好规则。邓主任的精彩解读,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为新形势下的科技劳动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邓主任希望此次培训能像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那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寄语与会教师要有凌云志,积极备赛,在国赛、省赛中取得佳绩,为家乡湛江争光。

邓华钦副主任作情况介绍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杨海娟副主任主讲了《数字创作类作品分析》。杨主任从文件入手解读本届实践活动的数字创作项目规程,要求老师们把握教育性、主体性、创新性、艺术性、技术性等“五性”指导数字创作的作品设计。项目作品应强调对艺术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三大基本元素的综合表现能力。杨主任建议将此次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课堂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实践和探究,使学生能够通过科技劳动实践活动的创作,提高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杨海娟副主任主讲《数字创作类作品分析》

湛江市第十七中学黄光宇老师主讲了《计算机思维类作品专项培训》。黄老师解读计算机思维项目并对作品分类进行了说明,强调高(职)中组着重创新开发,小学初中组着重创意编程,老师们指导的作品要突出程序结构和算法,着重体现计算思维能力。接着,黄老师为与会教师分享了小学组创新开发编程的优秀作品《绿水青山守护之旅》和初中组创意编程作品《学习手账》手机APP软件,这些优秀作品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融合统一,值得大家在实践中借鉴学习。

黄光宇老师主讲《计算机思维类作品专项培训》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刘全老师主讲了《科创实践类作品:人工智能方向》。刘老师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切入主题,讲解人工智能创新思维的三要素——开放性、多向性、独立性,强调作品的创新和生活有机的结合一起,并通过视频展示了其带领的团队所制作的人工智能作品《红橙智能分拣机器》。刘老师的讲座让与会老师们对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

刘全老师主讲 《科创实践类作品:人工智能方向》

湛江市第十七中学詹宋强副校长主讲了《科创实践类作品:创客方向》。詹校长从实践活动创客项目评价体系入手,对自动化装置、创意智造项目进行详解,同时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策略和体会。詹校长强调,参赛作品求精不求多,要专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努力做到最好;同时,要创建优秀创客团队,培养良好的学习钻研氛围、突出专家引领的作用。最后,詹校长向我们展示全国优秀案例《地铁救援系统》,要求教师们不断总结、反思和改进,将比赛与教学理论、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相结合,为今后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詹宋强副校长主讲  《科创实践类作品:创客方向》

五位专家分别对活动的三大项目四个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贴合湛江实际,让与会老师获益匪浅,同时为我市今年的科技劳动实践活动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与会教师认真听讲

我校作为首批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一直注重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在此类科技创新项目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如在2021年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校荣获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市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学校被湛江市教育局评为 “优秀组织奖”等,在同行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校科技创新项目获奖情况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校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撰稿:张树磊
摄像:李姗、林铁朗、何卓媚
编辑:何卓媚
审稿:  吴夏霞
审核:陈生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