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教学工作>> 教学动态>> 正文内容

塑校本研修特色 促教师专业成长——记我校开展全员公开课视导周活动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春华秋实结硕果,风劲扬帆正当时。前不久,我校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整校推进”绩效考核中喜获全省前十名,高中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持续巩固信息化教育教学成果,不断加强省级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建设,凸显学科校本研修特色,学校教导处组织开展“公开课视导周”研修活动,以实践智慧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模式为主线,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创新,加强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智慧教育落地生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

2021927日到118日,我校开展了为期6周的全员公开课视导活动。三个听课小组成员及没课的老师分别在梁哲校长、林向翀副校长和陈生副校长的带领下,分学科深入课堂,随堂推门听课,在三个年级一共听课118节,全面了解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

听课过程中让我们惊喜的是,我校所有学科所有教师的智慧课堂基本已实现常态化,大大促进了教学的提质与公平。我校全面推进常态课堂智慧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统一课堂样态。我校常态课堂由翻转课堂的“一个模式、两样态、N形式”统一为智慧课堂的“一个模式,N能力”的智慧课堂“两段三环六步” 教学模式,实现“智能终端”普及课堂教学全样态。二是全面对接信息化2.0微能力点,全面推进智慧教学。课外(课前)教师充分备课和精准了解学情,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课内智慧课堂,实现师生协作教学,革新教和学的方式,关注教学生成。课堂中教师根据需要,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学习空间、互动教学平台如雨课堂、UMU、 学习通等信息化手段将课堂上的训练、测试题等实时推送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实时交互学习,学生将解答情况、答案等信息拍照实时上传,这能充分体现微能力点A11A4A10 G6;教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诊断、分析,精准、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辅导和引导,精准讲评,落实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效率,这与微能力点G4G5B5对标。课末巩固提升和新任务。教师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梳理、练习,巩固知识、总结学习经验等,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自主整理,体现微能力点A7 ;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清单并且提出预习要求,体现微能力点A1 。我校统一的教学新形态及智慧课堂的整校推进,不但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然而,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亟需改进。一是个别教师教学设计不够完整。如没有运用“智慧课堂”新模板,没有上课二维码,缺少“一度备课”与任务推送、收集学情数据与“二度备课”等环节。二是个别教师学习任务清单设计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将学习建议和自学任务混淆,自学任务等同于做题,学习清单题量过多等。三是课堂教学中课前释疑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缺少适当的教学评价。

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一是要求教师编写学习任务清单要更接地气。二是学情调研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三是教学设计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个环节应体现出难易梯度,主动对标28项微能力点。四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和发言。五是要关注“教学生成”。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展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六是各教研组要认真研究能力提升工程2.0下的课堂观察艺术。“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公开课视导活动结束后,我校教导处梁文华主任作了题为《课堂视导找问题 同心同力促提升》的视导周工作总结,对我校当前教师课堂的优缺点做了充分的解读和分析。

教导处梁文华主任作总结

在公开课视导周活动期间,梁哲校长也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能力提升工程2.0下的课堂观察艺术》和《湛江爱高“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操作要求》的指导性讲座。梁校的两次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能力提升工程2.0下课堂观察的功能、观课原则、观课目的、观课过程以及观课工具,他鼓励大家要深入研究,学以致用,以便更好掌握信息2.0背景下的科学观课方法。同时,梁校对“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操作程序也做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他强调,“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是循环螺旋式上升的,在此循环上升的过程中,教者,教学水平提升;听者,评价能力加强;研者,发现问题能力提升;管者,管理思路扩展。

梁哲校长作专题讲座

通过本次视导周研修活动,相信我校教师定能正视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将开展更丰富更有内涵的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持续巩固我校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的成果,为全市的智慧课堂教学教研提供优秀的示范样板,全面提升我校乃至全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撰稿:白果  陈荣荣
摄影:何承徽
编辑:何卓媚
审稿:吴夏霞  苏婧艳
审核:陈生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